第一七三章 筹谋建新军(1/ 2)
却用一句俗不可耐地词句,正是:时光飞逝,日月如梭……
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。董俷这心里面甜滋滋地,一天到晚脸上都会挂着笑容。
中平三年随着大汉社稷地动荡过去了。
仔细想想,似乎并给董俷留下太多值得回忆地印象。
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。可能就是边章和李文侯这二人地死讯,曾经让董伽兴奋不已。
边章和李文侯的死。代表着惊州羌人叛乱。如今只剩下了被压制在武威一线苦苦挣扎地韩遂、马腾这两个人。当初听到马腾造反的消息时。董俷还当真是吃了一惊。在他地印象中。马腾应该是个忠于皇室的人。怎么就突然和韩遂造反了呢?
要知道,他可是马援的后人啊!
之所以对马腾有如此深刻地印象。却是源于那评书将军地蜀国五虎上将之一马超马孟起。若说董俷在三国中对谁最有爱。一个是那个在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的常胜将军赵子龙。还有一个就是曾经在滑水河畔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西惊锦马超。
也许是因为同出于惊州的缘故,董俷对马超更有爱一些。
不过据说。马腾膝下有三子一女。长子地确是叫马超。今年不过十岁,还是个小屁孩。
历史上。马腾在董卓死后。可是和韩遂雄霸西惊。
天晓得他有没有造反地这档子事情。但想想地话。似乎可以明白马腾韩遂这二人,是怎么在董卓十几万惊州铁骑地压迫中存活下来,武威,也就是在后世被称作河西四郡之首地武威郡,位于河西走廊,连接张掖、敦煌、酒泉,背靠着西域。
想必当年马腾他们虽然被董卓追着打。可是却拥有一块极为广袤地战略迂回空间。
而现在……
董俷抱着已经一岁多的女儿蔡文姬。耳听妻子蔡琰口述李儒送来地信。
和蔡琰成婚。也已经一年有余,比之初见面时的冷艳,蔡琰更多了几分成熟妇人地妩媚,粉腮红润,目若秋波。那声音晗如同银铃一般的悦耳。令人为之陶醉。
往来地信件,多是由蔡琰为董相即述。
这已经成为董俷地一个毛病,用岳丈蔡邕地话说。这完全是让蔡琰给惯出来地。
董绿也有了三个月地身孕。不过却不改以往地习惯。
每天都会擦拭宝剑,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她生活中最不可缺少地一部分。
董俷曾试图让董绿多休息,可却被拒绝。在这大宅门里。可供消遣地事情越来越少。白天董俷要去北宫当值,忙的很。只有在晚上这会儿。董绿才能够陪伴他。
蔡琰突然不再念下去了,而是奇怪地看着董俷。
“阿丑。是你搞地鬼吗?”
董俷一怔,“什么我搞得鬼?”
马上就要十八岁的董俷,颌下已经长出了稀疏地胡须,他习惯性地摸着下巴,抱着女儿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,笑呵呵地说:“姐姐在说什么。我搞什么鬼,能瞒过你?”
身高已经过丈。让董俷看上去如同一个巨人。
在大宅门里。能和董俷比肩身高的。只有沙摩柯一个。典韦和董俷差了一尺距离。
身材过于高大之后,使得董俷和人说话,大多数时候都要低着头。
说话地声音随着年纪的增加。略带些沙哑气息,听上去有一种金石撞击的味道。震撼人心,相貌没有太大的改变。只是那胡须地出现。令董俷地外貌看上去更可怖。
走在街道上。就算是不发怒,也足以让周围地人退避三舍。
当然。家人除外……
蔡文姬骑在董俷地脖子上。咯咯地笑。
而蔡琰粉腮崭露笑容,“这信上说,张掖、酒泉、敦煌三地如今被一伙儿不知道是什么来历的人给占据了。马腾、韩遂数次企图从张掖流窜。但是都被对方击退……对方有数万精兵。又有悍勇猛将……嘻嘻,姐夫问你,是不是知道这些人的来历?”
“不知道。我怎么可能知道。”
董俷回答的斩钉截铁,“我来雒阳地时候,又不晓得韩遂他们会被压制在武威一线。”
“真地吗?”
“千真万确。”
这夫妻二人时常会在家里斗嘴,董绿在旁边笑呵呵的观战。
她很少参与其中。不过感觉每一次董俷被逼得无话可说的时候,活脱脱好像当年十一二岁时地模样。倒是让董绿回忆起许多往昔地趣事,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。
蔡琰嘿嘿冷笑,笑得董俷心里七上八下。
“问你一件事情……”
“什么事?”
“这两年怎么不见裴元绍他们?还有滕丽儿姐姐,好像也从没有听你提起过他,我记得当初在牧场的时候,你有很多家将……黄劭、陈到、董召、董弃、韩猛,如今他们都去了哪儿?还有媛姐来信让我问你,你将做营地人怎么少了一大半呢?”
“啊,这个……”
董俷哑口无言,突然抱着女儿。笑嘻嘻地说:“姐姐。文姬要吃奶了!”
蔡琰粉腮顿时羞红,“下流坯子。每次问你正事的时候,你就不正经。”
“我很正经啊。女儿真地该吃奶了!”
旁边董绿咯咯直笑。笑得蔡琰脸发烫,接过了女儿说:“你就给我不说实话吧,姐夫既然问你。显然是已经觉察到了什么,你小心一点,万一干掉了韩遂,公公挥军西征,到时候别自己人打自己人,可就有你哭了。绿儿。我们不要理他好了。”
就在这时候,成蠡走进来。轻声道:“主公。大将军府长史曹操在外面求见,说是和您已经约好了……”
“啊,我险些忘记了此事!”
董俷拍拍额头,对蔡琰二女苦笑道:“姐姐。绿儿。我还有点事情,要出去一趟。”
董绿一皱眉。“那黑胖子怎么隔三差五地就要找你出去?莫非你们……”
“别误会。只是和人聚会。”
蔡琰警惕地问道:“什么人?”
“还能有谁。不就是孟德那些人……姐姐,说起来这还是你给我惹出来地麻烦。”
“我惹的麻烦?”
“当初你若是不编撰那劳什子《敕勒川文集》。不让我去断句《道德经》,我哪有这么多的麻烦事?现如今。我是要天天应酬这些人,你也知道。我最不喜这种事情。”
蔡琰噗嗤笑了起来。“好了,得了便宜还卖乖,知道你委屈。快点过去吧。当初也是好心,谁想到你居然把那道德经胡乱断句。弄的连爹爹如今也都快成了笑柄。”
董俷呵呵一笑。过去搂抱了一下蔡琰和董绿。
这已经成了他夫妻之间地一种习惯。每次出门,总是要来这么一次。
一年多了。蔡琰和董绿也都习以为常,可还是忍不住满面羞红。这心里甜滋滋地。
成蠡自动目盲。抬头看屋顶,好像那上面有什么稀奇地玩意儿。
直到听董俷说一声:“走吧!”
他才笑呵呵地低下头。跟着董俷一起离开。
董俷有两名贴身地护卫,一个是成蠡。另一个是董铁。
不过董铁在随着王越修炼了一年之后。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状态。
于是。王越向董俷请求:“小铁如今地剑道修行,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状态,我拟带他外出游历。走遍名山大川,体悟剑道的真髓,故而。想请大人给小铁三年时间,三年之后,不论他是否能突破如今的障壁。我都会把他带回来。您看如何?”
在董俷地心里,跟随他多年的董铁,就如同他的兄弟一样,陪他走过了无数凶险。
上辈子看武侠,多多少少地也知道这剑术一途,最重要地在于一个悟字。
苦练是基础,但不管怎么苦练。如果没有那个悟性,就只能是一个剑手,而称不得剑师。可每个人都不一样,领悟出地东西也不相同。王越当年领悟的,未必适合与董铁。而且这种东西玄之又玄,就好像道德经上所说的那样:道可道,非常道。
所以。董铁地游历。对他至关重要。
心中不舍。可依旧是答应了王越地请求,毕竟这是关乎他兄弟的未来。董铁强。对董俷而言不是更好?
这一年当中,董俷也曾私下里向王越请教过如何才能达到举轻若重的途径。
但王越地话非常玄奥,董俷是真听不明白。
后来王越说:“公子,这剑道一途,和你的武艺不一样,我帮不上什么忙,不过万法归宗,大道理是相同的,我当年练剑,由利剑而钝剑。由钝剑而重剑,由重剑而木剑……三十年方窥得门径。使槊。我确是外行,不过当年我与好友童渊切磋。他曾赠了我一卷《指月录》,我可以转赠于大人。供大人参考,修习,如何?”
董俷苦笑,如今雒阳人都觉得他是使槊,殊不知他使槊不过是半路出家而已。
可有些话又不能明说,王越地好意他还是心领,接受了那卷指月录后,他仔细想想。觉得王越练剑的法门。似乎和上辈子看过地一部武侠中地情节颇为相似。
私下里。让人打造了一对木锤,每日修习。
平常在校场当中。则是练槊,童渊地指月录,其实也没有非常固定的招数。而是他多年修炼的心得。因其喜好在月下练功,故而这一本心得,就叫做《指月录》。
不可否认,童渊地造诣确是深厚。
董俷依照上面的方法修炼,槊使得是越发精纯。
但那举轻若重地奥妙,董俷还是领悟不得,用王越地话说:“大人能在弱冠之前达到举重若轻的地步。已经是天下少有。何必急于一时,殊不知,这武艺一途。需要心思宁静平和,你若是心急,就越是无法领悟。弄不好最后还会沦为下乘呢。”
想想也是,王越三十年方领悟举轻若重。他才十几岁,急什么呢?
不过。武艺是在精进。可董铁离去地失落,却也越来越重。想当初,每次出门都是有董铁陪伴,可如今。只剩下成蠡一人,董俷这心里。就越发地想念董铁了。
走进大厅。就看见曹操正在里面打转。
“西平,你真是……快点快点,文举他们肯定都等急了!”
一看见董俷。曹操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。抓住他的手就往外走,七尺多地身高。想要拉动董俷。简直是……要知道董俷体重就已经近二百三四十斤,若是少一用力,连马都拉他不动,曹操用了拉拽了两回,董俷站在大厅门口。却是纹丝不动。
“曹兄。你这急急忙忙地。算什么啊!”
“唉,今天是公达请客,翠莺阁……有几个好朋友来雒阳。正好是不去白不去。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